永磁旋振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的療效觀察
鈕紅麗,牛琴,翟俊英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生殖中心,南陽 473000)
【摘要】 目的 評價永磁旋振治療儀物理療法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的療效。
方法 收集2012年 6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診斷為“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擬采用物理療法聯(lián)合抗生素抗炎治療的患者132 例,按照患者就診順序使用隨機原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患者使用永磁旋振治療儀進行物理治療,同時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療;對照組患者僅靜脈輸注左氧氟沙星進行抗炎治療。隨訪治療半年后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及妊娠情況。
結果 治療組患者臨床妊娠率((63.6%)顯著高于對照組(45.4%)。治療組物理療法聯(lián)合抗生素抗炎對癥治療其癥狀緩解的有效率(78.8%)顯著高于對照組(60.6%)(P<0.05)。
結論 永磁旋振治療儀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患者有助于盆腔局部癥狀,如下腹疼痛、白帶多、不規(guī)則出血等的改善,妊娠率也較單純對癥治療有所提高。
【關鍵詞】 子宮內膜炎; 不孕癥; 永磁旋振治療; 左氧氟沙星
慢性子宮內膜炎是婦科常見病之一,也是目前臨床上導致女性不孕和流產(chǎn)的重要原因。慢性子宮 內膜炎患者多伴有盆腔區(qū)域疼痛、白帶增多、月經(jīng)過多、痛經(jīng)等癥狀,與此同時,子宮內膜炎導致的免疫屏障功能失調、經(jīng)期紊亂等,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者還可能導致不孕,臨床上稱為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1]。近年來,不孕癥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在宮腔因素導致的不孕癥中比例高達20%[2-3]。目前,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傳統(tǒng)的物理治療方法和藥物輸注治療。但單純的 藥物治療存在治療不徹底、療效不確切、癥狀易反復等問題[4]。傳統(tǒng)的物理治療方法以微波治療為代表,主要原理是通過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炎癥吸收[5-6]。
永磁旋振治療儀的原理是利用儀器工作時產(chǎn)生的磁場、磁振波、機械波等物理效應滲透體內后轉化為人體的一系列生物學效應,從而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提升生殖系統(tǒng)的免疫功能,在消除炎癥的同時減輕盆腔內炎癥引起的粘連,促進子宮內膜功能的恢復。這是一種有別于單純藥物治療和傳統(tǒng)物理治療的新型輔助治療手段,可能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的補充。本研究采用永磁旋振治療儀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的綜合治療措施對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的患者進行臨床干預,并與單純2015年2月于我院婦科首診為“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并進行治療的患者132 例,年齡22~42 歲,病史1~5年。按照患者就診順序采用計算機隨機生成的序列表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66例。治療組使用永磁旋振治療儀進行物理治療,同時靜脈滴注左氧 氟沙星抗炎治療;對照組患者僅靜脈輸注左氧氟沙星進行抗炎治療。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受試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有子宮內膜炎病史,不孕1 年及以上;(2)有相關臨床表現(xiàn)或體征,如盆腔區(qū)域疼痛、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等,B 超輔助檢查提示內膜線增粗等表現(xiàn);(3)診斷性刮宮及病理檢查診斷為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患者。排除標準:(1)急性子宮內膜炎病史在3月以內者;(2)合并輸卵管梗阻的患者;(3)合并嚴重內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或內分泌功能障礙的患者;(4)既往結核病史者;(5)患有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患者;(6)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7)合并其他可能導致女性不育的因素,如子宮肌瘤、配偶不育等;(8)既往有左氧氟沙星過敏史的患者。
相關診斷標準:根據(jù)《婦產(chǎn)科學》[7]和《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疾病診斷與治療》[8]中的有關標準,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1年未妊娠者,診斷為不孕癥。存在盆腔區(qū)域疼痛、子宮不規(guī)則出血,或宮頸舉痛、子宮壓痛的藥物治療效果進行對比,以期為永磁旋振治療儀 的臨床應用提供一定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與分組:收集2012 年6 月至2015等臨床表現(xiàn)或體征,B 超檢查提示內膜線增粗等;病理檢查提示內膜中有大量漿細胞,即可診斷為慢性子宮內膜炎[9-10]。
2.研究方法:所有受試患者入院后均集中進行子宮內膜炎性不孕癥的相關知識宣教,告知患者及 其配偶注意平時性生活的衛(wèi)生等相關問題。對照組 患者肘靜脈置留置針,靜脈滴入廣譜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江 蘇揚子江,國 藥準字 H20041441上一頁下一頁